• 本站支持IPV6
汉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fgw.hanzhong.gov.cn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汉中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1-21 21:10
来源: 访问量:
打印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7部门

关于印发《汉中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市工信发〔202470

各县区、开发区、航开区经贸局(经发局)、发改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各县区税务局:

现将《汉中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626


汉中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推动《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的通知》(陕政发〔20243号)、《陕西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陕工信发〔2024143号)、《汉中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措施》(汉政发〔20246号)落地落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标准引领扶优劣汰原则,围绕我市工业领域重点产业方向和企业需求,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本质安全提升为重点,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4年,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5%62%,新增环保绩效B级以上企业超5家。到2027年,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县区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基本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以上和引领性企业占比超过2%B级以上和引领性企业超过6%;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的牵引作用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积极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

1.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钢铁、有色、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装备,推广应用先进设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大规模设备更新紧密结合。加快推广应用钢铁行业近终形铸轧一体化、烧结烟气内循环等技术;有色金属行业再生金属冶炼等技术;食品行业高效率电动机、自动装盒机、自动检测设备等。重点更新工业母机行业服役超过10年的加工中心、普通数控机床等设备;工程机械行业下料成型、油水加注机、陈旧产线及检测等设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市级园区管委会落实。以下分工均需各县区政府、市级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加快先进设备更新应用。聚焦航空、电子信息、光伏、汽车、动力电池、医药及医疗装备等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重点推动航空产业开展大飞机总装集成能力、机载系统集成能力、航空零部件供应链配套能力等建设。推广应用高精度分选机、实验分析仪器等电子信息行业设备,单晶炉、高速串焊机等光伏行业设备,全自动物流AGV、总装机器人等汽车行业设备,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等动力电池行业设备,蒸发器、离心机等医药及医疗装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关键装备智改数转网联

3.推动关键装备数字化改造。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推动关键设备数字化改造升级。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数字化车间建设,探索智能设计、生产、管理、服务模式,储备实施一批数字化改造项目,打造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针对重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实施工业边缘数据中心更新计划,支持工业制造、智慧工厂、车联网等实时计算、低时延场景应用,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改造,打造智慧供应链。支持中小企业更新一批适用数字化设备,加快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典型案例。鼓励企业上云用数,通过DCMM等贯标,形成2-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广智能制造装备。聚焦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传感与检测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以生产作业、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深入推进设备智能化更新升级。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更新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广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集成应用;原材料制造业推动催化裂化、冶炼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消费品制造业推广应用面向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智能装备。支持企业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绿色装备推广应用力度

5.加快推广应用绿色环保装备。聚焦钢铁、有色、火电、石化、焦化、建材等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行业,推动用能企业、重点环节推广应用节能绿色环保装备。推动燃煤(燃气)锅炉、工业炉窑等设施设备、废气废水等污染物防治设备更新改造。支持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产品、原辅材料的企业更换为低VOCs含量的工艺和装备。开展企业环保绩效AB”专项行动,统筹利用工业技改和环保绩效升级等政策,支持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涉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企业设备更新,推动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环保绩效等级达到A级水平。支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进资源回收利用和智能再制造。建立废旧设备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及废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加强再生资源精深加工技术装备推广,培育一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条件企业。推动工业固体废物高水平利用以及新兴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支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利用陕西省智能再制造创新中心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作用,加快无损检测、再制造寿命检测与评估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输变电装备等传统设备再制造,探索在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工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7.加快安全设备和安全工艺推广。聚焦石化化工老旧装置、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全面摸排一批年限长、能耗高、环保水平低、安全隐患大的老旧装置,推动重点企业加快老旧装置更新改造。以危化企业搬迁改造为示范,加强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设备更新支持力度,一企一策加快推动搬迁改造。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围绕工业炸药、火药、雷管、起爆器材等产线开展安全评估,强制淘汰更新达到安全使用年限的民爆物品专用生产设备,加大民爆行业和安全产业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力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增强先进设备供给能力

8.扩大高端先进设备供给。充分发挥我市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传感器等产业优势,引导市内工业企业聚焦设备更新重点领域合理布局产能,多产多销高端先进设备。推广应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RV减速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精度滚动功能部件、精密复杂刀具等数控机床核心设备和关键零部件,高效节能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压力传感器、应变计等传感器重点产品。支持市内企业参与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等全省重点产业链建设,提升汽车零部件、光伏等产品竞争力。积极推进城市车辆绿色更新,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发挥链主企业集聚带动作用,支持进入链主企业供应商目录清单的配套企业申报省级有关奖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牵引作用

9.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软件和信息服务赋智,支持软件企业多研多销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推进首版次软件培育。强化工业设计赋能,创建一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平台),推动设计创新融入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各环节。提升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服务能力,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鼓励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动设备更新供需对接

10.支持企业拓展市场。用好全省设备更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汇聚整合供需两端设备数据,促进供需精准匹配。组织企业参与推介会、对接会、展览会等设备更新供需对接活动,积极推介优质工业设备和产品,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支持企业通过集中采购价格比较优势,满足重点设备采购需求推动设备更新。宣传用好中小企业服务券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相关服务,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各县区、市级园区要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抓好政策宣传,多措并举推进设备更新落地落实。(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夯实工作基础。分县区、分行业摸清工业领域设备生产和设备更新需求底数,建立优势先进装备供给清单、重点行业设备更新需求目录、设备更新储备项目库和重点行业项目融资需求库等四张清单,强化供需两端统筹对接,提升资源配置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协同性,推动我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走深走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用足用好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示范引领性强的设备更新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省产业基础再造和高质量发展、陕南循环发展、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资金。严格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以及节能、环保、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银企对接,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认真落实国家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推广高端先进工艺设备,鼓励企业在技术改造中首试首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汉中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汉中监管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严格执行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和陕西省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相关标准,引导企业对标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立足优势特色领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我省及行业设备更新标准的研究制定。(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要素保障。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纳入优先保障范围,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开辟能评、环评等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手续办理,加强用能、用地等要素保障,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行政审批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汉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