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紧扣辖区九阵中医药产业园、小洋绿色产业园发展需求,打破传统办税缴费时空限制,创新成立“班城流动税费服务站”,构建“移动+驻点+数字+协同”四维服务体系,实现从“企业跑腿”到“服务上门”、从“大厅办税”到“云端互联”、从“被动受理”到“主动赋能”的三大转型,探索出一条服务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特色路径,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创新示范。
资源下沉,打造“家门口的办税厅”。针对九阵中医药产业园距离县城远、山区路况复杂、偏远企业“跑一次”成本高难题,在园区配置两台“智能微厅”办税终端,实现发票领用、发票代开、车购税申报、社保费缴纳、纳税记录打印、税费查询认证等30余项高频业务“7×24小时”自助办理。九阵中医药园区某出口企业财务负责人李某通过终端“一键直连”到税务大厅,仅用10分钟就完成退税备案工作,较原流程提速90%以上。自助办税终端投放以来,小洋绿色产业园区企业平均单次办税(费)时间减少超过20%,九阵中医药园区企业超过60%,从以前两三个小时往返县城缩短至园区内即办,为园区及周边企业极大节约了办税成本。
人才驻点,组建“流动专家智囊团”。抽调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公职律师及各业务条线骨干人员成立“税费服务专家团队”,每周三常态化进驻园区,推出三项特色服务。即:“政策靶向推送服务”——进驻园区前开展“问诊式”巡访收集企业疑难,专家团队带着“问题清单”上门;结合企业标签、经营数据,运用“智税大脑”生成个性化政策清单,如某生物科技公司精准匹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环保设备抵税”组合优惠,年度减税达13万元;重点关注中医药产业链中技术投入大、科研成果转化艰辛的产品研发环节,通过建立企业名录、一户一册等管理模式,定向推送减税降费政策,两个园区企业累计减免税费超200万元。“税费风险体检服务”——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系统筛查企业发票异常、申报疑点信息,帮助农产品企业厘清“公司+农户”模式下的免税政策适用边界、收购凭证合规风险,累计向企业发送预警风险提示30余户次,帮助企业减免损失80余万元。专家团队通过巡访和精准辅导,有效帮助企业在发票管理、进项抵扣、优惠备案等环节提前规避风险,园区企业涉税(费)争议、风险提示数量同比下降明显。“银税互动快车道服务”——税费服务站同步设立“银税驿站”,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融资辅导;联合县农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镇巴支行等金融机构,举办园区企业融资专项培训会;与银行共享企业纳税信用数据,助力企业获得更高授信额度和利率优惠,累计帮助19家园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数字赋能,构建“云端服务生态圈”。打破“数据孤岛”,在保障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实现税务数据与园区内工商、社保、招商、企业运营等数据的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形成园区“数据资产”;为园区企业打造“问办协同+全程互动”的“一体化云端办税平台”,整合税务登记、申报缴税、发票申领等业务,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移动办税APP即可“足不出园”完成业务办理;强化“远程帮办”兜底保障,非周三时段,服务站配备专人通过“线上”渠道提供咨询、远程操作辅导和资料预审等服务,实现“服务不间断”。同时,将税务服务嵌入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实现入园企业开办、经营许可、项目申报、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等政务服务与税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
深化协同,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班城流动税费服务站”为枢纽,着力构建“园区搭台、税务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受益”的协同服务新格局。深化园税融合,建立“园税信息直通车”机制,园区管委会及时向税费服务站提供新入驻企业名单、重点项目进展、企业共性诉求等信息;税费服务站定期向管委会反馈政策落实、企业涉税风险、服务成效等情况,为园区精准服务企业提供税务视角支撑。聘请园区负责人、企业财务负责人、办税员担任“流动服务站税费体验官”,定期收集服务评价和改进建议,建立“问题受理——快速响应——效果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服务体验持续优化。第三方调查显示,园区企业对税费服务满意度达到98%,普遍认为税费服务站“办得快、问得清、靠得住”。此外,“进园即享受便捷高效集成服务”成为园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部门协同展现的“镇巴服务速度与温度”,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和扎根意愿,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和发展活力显著提升。(供稿:镇巴县发展改革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