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2.0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3万个以上,境内中药材1300余种,生态环境极为优越,素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留坝县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优势资源禀赋,做好做活“生态”文章,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普惠红利。成功被评为全省第一批低碳近零碳试点县,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高质量发展生态强县等荣誉。2024年一、二季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列生态功能县第一位。202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和7.9%;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61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省市前列。全县经济发展动能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主要做法与成效如下:
坚守绿色发展底色。坚持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通过“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两山”高效转化,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赋能,“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褒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农文旅开发EOD项目落地实施,“生态厨房”第一批试点打造完成。低碳文化长廊建成投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发上线“秦岭碳宝”碳普汇小程序,首次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首次记录物种超过500种,被评为全省第一批低碳近零碳试点县,“两山”转化相关做法入选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激活“生态”金融属性。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银行融资、运营保底、产权鉴证、农担担保、保险助力的“八位一体”投融资模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激活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和金融属性。两山集团获得银行授信15亿元,省农担公司、市资信公司融资担保3668.7万元,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集体经济组织贷、创业担保贷款等1.47亿元,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做强生态旅游发展。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坚定实施旅游“一业突破”战略,开发了张良庙、紫柏山、栈道漂流三大核心景区,以及紫柏山国际滑雪场、最美乡村公路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研学旅游,精心设计《大地探珍》《足球梦想家》等多个精品课程,打造青少年足训中心、秦岭自然研学等研学旅游线路。做靓“秦岭原乡、宿在留坝”旅居品牌,融合生态人文资源打造了狮子沟牧场、栈道文化博物馆等,推出了旅居游、康养游等“绿色+”产品。2024年接待游客及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65%和30.74%。荣获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做特生态农业产业。坚持有机赋能、品牌增值理念,打造西洋参、香菇、土蜂蜜等5个有机产品和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统一授权两山集团运营管理,发挥品牌聚集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展“购米(参)包地”“共享农场”等品牌活动,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实现亩均增收2100元。依托县域丰富的林地资源,种植白芨、黄精、猪苓等道地中药材,引进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10家,吸纳周边农户在基地务工1000余人,户均增收3000余元。开展水稻生态种植和菊苣-蚯蚓立体种养,促进多元化增收。建立“味道秦岭”特色生态食蔬产销直供渠道,打造农产品线上线下商城。2024年,“留”字号土特产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800万元,同比增长26.32%。
做优特色民宿产业。依托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先后建成了以“康养”为主题的紫柏康养旅居中心、以“公路文化”为主题的道班宿、以“艺术+读书”为主题的秦岭·宿集、以“帐篷露营”为主题的月亮河谷、以“栈道文化”为主题的赋题烟雨、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书与田等多家中高端精品民宿,深受游客好评。组建了两山乡村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与莫干山民宿学院和北方民宿学院共同成立秦岭民宿学院,建立在地培训阵地,开发民宿培训课程10个、编制精品课程4套。深入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全县累计发展民宿181家、改造提升农家乐122家,培育民宿管家356人,带动就业创业1833人,实现“旅游产业+能人创业+绿色就业”的良性循环。喜获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荣誉称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