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107000026/2025-000184 | 发布时间: | 2025年06月30日 09:30 |
来 源: | 经济研究院 | 发布机构: | 市发改委 |
内容概述: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
(1)支持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消费需求。一是夯实宏观经济基础,稳定消费预期。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与财政、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实施好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好财政政策,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二是支持居民就业增收,增强消费信心。鼓励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创业增收。加快推进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融资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增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支持优化保障体系,提升消费意愿。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符合参加人养老需求、具有长期限特征且具有一定收益率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加大创新药支持力度,支持发展老年旅游保险。
(2)着力提升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四是发挥信贷支持主渠道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鼓励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措施,支持更多消费领域贷款投放。五是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贷款。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可按照贷款本金的100%申请再贷款。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六是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产品提质升级。七是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八是拓展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消费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开发符合各类消费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
(3)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助力挖掘释放消费潜力。九是推动扩大商品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多方式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加大对相关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生产和消费的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强化金融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力度,完善内贸险服务,扩大外贸优品消费。十是支持发展服务消费。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助力挖掘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十一是助力培育新型消费。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4)强化消费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的金融支持,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十二是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文旅体育设施、赛事演艺场馆、医疗养老设施、通信基站、充电装备、适老改造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探索创新适应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为步行街(商圈)改造提升、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提供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十三是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交通、物流、仓储、供应链等商贸流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数字化商品流通建设,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和终端消费成本。
(5)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助力优化消费环境。十四是持续优化支付服务。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有效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十五是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精准识别各类商户、消费者信用状况,打造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专业化信用产品和服务,以信用建设推进信用贷款投放。十六是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引导合理借贷、理性消费。
针对汉中的政策机遇:一是建议汉中金融监管分局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商务及消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金融与财政、产业等政策合力,因地制宜搭建汉中政金企合作机制,切实做好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工作。二是建议各金融机构统筹内部资源,强化协调联动,及时制定本行金融支持消费具体实施细则,结合汉中实际,加强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优化,加大消费供给的金融资源投入,提升消费需求的金融服务水平。三是建议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支持消费的政策和产品宣传推广,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企业和个人及时获得消费领域金融信息和服务,加快推动《意见》各项政策实施落地。